公司新聞

國家自然基金啟動霧霾健康效應相關的重大研究計劃

國家自然基金啟動霧霾健康效應相關的重大研究計劃。繼2015973“大氣細顆粒物引發呼吸道損傷的病理生理學機製與幹預研究”項目之後,430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發布了“中國大氣複合汙染的成因、健康影響與應對機製的重大研究計劃。毫無疑問,霧霾與健康關係的研究給目前國內的醫學及生命科學特別是公共衛生、毒理、病理及相關交叉科學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具統計,僅2015年目前國內與關於霧霾對健康效應影響研究的直接科研投入已達十多億元人民幣,僅僅此次自然基金啟動的重大研究計劃就多大2億人民幣。

附“中國大氣複合汙染的成因、健康影響與應對機製”聯合重大研究計劃2015年度項目指南 **部分  大氣細顆粒物的毒理與健康效應

**部分 大氣細顆粒物的毒理與健康效應

由於經濟的高速發展,發達國家百年經曆的不同工業發展階段的大氣汙染問題在我國以壓縮的方式同時集中顯現。*突出的便是近年來頻發的大氣霧霾,其涉及區域廣、強度高且持續時間長。我國大氣細顆粒物來源與成因複雜,其毒性組分和致毒機製不清,不能照搬國外研究模式與結果解析,因此,結合我國大氣霧霾的特點,開展大氣細顆粒物的毒理機製與健康危害研究,將對解析我國霧霾對人群健康的危害,**霧霾的毒理與健康危害研究的方法學和理論體係,推動我國環境汙染與健康研究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重大研究計劃擬組織化學、環境、毒理學、生命、醫學等多學科領域專家進行係統的基礎研究和合作攻關,通過理論與方法學**,在探明細顆粒物關鍵致毒組分與毒性機理的基礎上,研究其生物效應和與**危害相關的影響機製。

一、科學目標

旨在圍繞大氣細顆粒物毒理機製與健康危害的重大科學問題,解析霧霾關鍵毒性成分及其來源和暴露途徑;提出並建立人群長期暴露評估的方法,闡明我國霧霾高發地區典型大氣細顆粒物汙染的暴露特征;尋找並利用代謝組、遺傳和表觀遺傳生物標誌物,解析細顆粒物對關鍵信號路徑的擾動作用,詮釋我國特征大氣細顆粒物毒性組分的生物學效應和毒理學機製;揭示大氣細顆粒物可能誘發的機體應答與機體損傷作用機理,闡明大氣細顆粒物汙染與相關**的聯係及其可能的影響機製。

二、核心科學問題

本部分的核心科學問題是“大氣細顆粒物的毒性組分、毒理機製與健康危害”,將圍繞以下三個關鍵科學問題組織實施。

(一)典型區域大氣細顆粒物的毒性組分及暴露研究方法;

(二)大氣細顆粒物毒性組分的生物學效應與毒理學機製;

(三)大氣細顆粒物的健康危害效應。

三、2015年度擬重點資助的研究方向

(一)大氣細顆粒物毒性組分的來源、演化與甄別。

霧霾的發生伴隨著大量組分複雜、毒性不明的二次細顆粒物的生成。解析細顆粒物中對健康損傷起關鍵作用的毒性組分是研究霧霾對健康影響所麵臨的挑戰。2015年優先支持效應導向的細顆粒物組分鑒定、甄別、來源追蹤方法研究,探索顆粒物組分活化和毒性增強的環境過程機製;關注我國典型區域大氣細顆粒物形態、一/二次粒子比例及毒性組分的時空分布特征,研究二次粒子形成過程中無毒組分的活化及新毒性物質的生成。  

(二)大氣細顆粒物的暴露組學。

細顆粒物汙染是典型的複合汙染,其人群暴露同時取決於組成特征、暴露方式、暴露劑量和暴露頻次等多重因素。2015年支持基於暴露組學研究理念,發展大氣細顆粒物汙染的人群長期暴露評估理論和方法,研究大氣細顆粒物汙染的暴露標誌物,關注細顆粒物個體暴露評價方法研究,以及與本研究相關的海量數據采集、處理及係統生物學方法的探索。

(三)細顆粒物組分與生物分子的交互作用及毒性機理。

環境汙染與生物分子作用是汙染致毒的起點,細顆粒物組分與毒性作用通路關鍵生物分子作用認識的匱乏致使難以厘清其引發毒性效應的分子機製。2015年支持細顆粒物組分經核酸損傷、修飾等誘發的遺傳和表觀遺傳改變研究,關注細顆粒物組分可能引發的靶蛋白功能障礙和相關機體應激反應;研究大氣細顆粒物組分的生物屏障穿透性評價和細胞內分布、示蹤與表征方法,探求細顆粒物組分與生物分子作用及其對關鍵毒性作用通路的幹擾(www.nailbutter.com)。

(四)大氣細顆粒物汙染人群健康危害的流行病學研究。

細顆粒物汙染的特征效應標誌物和分子流行病學研究方法的缺失使得當前流行病學數據無法確認汙染與區域高發**的關聯並支持健康危害機製的解析。2015年啟動細顆粒物汙染的效應標誌物和分子流行病學方法研究,資助細顆粒物所致呼吸和心血管係統功能異常等短期健康效應的定群研究,根據已有基礎啟動細顆粒物汙染與慢阻肺等**相關的隊列研究。

(五)大氣細顆粒物毒性組分的健康危害機製。

已有人群調查數據顯示大氣細顆粒物汙染與**、慢阻肺等呼吸和心血管係統**乃至肺癌等惡性腫瘤的高發有關。由於**成因複雜,細顆粒物毒性組分在致病過程中作用不明。2015年重點資助大氣細顆粒物毒性組分誘發呼吸係統炎症及靶器官功能紊亂的生物學機製,探索與之相匹配的大氣細顆粒物誘發特定機體損傷的細胞、組織、動物模型和評價方法學。

四、遴選項目的基本原則

本部分主要以“培育項目”、“重點支持項目”和“集成項目”的形式予以資助,三類項目在資助強度和實現目標上有所不同。對有較好的**學術思路和研究價值,但尚需進一步探索研究的申請項目,將以“培育項目”方式予以資助。對有很好的**學術思想和研究價值,有良好的研究基礎和成果積累,且對重大計劃總體目標有較大貢獻的申請項目,將以“重點支持項目”的方式予以資助。對實現重大計劃總體目標有決定作用的研究方向,將以更大支持強度的“集成項目”方式予以資助。申請書選題應符合本重大研究計劃的實施原則,解決與計劃總體目標緊密相關的關鍵科學問題,突破領域方法瓶頸。申請書應瞄準本重大研究計劃的核心科學問題,突出有限目標,強調原創性與前沿基礎科學問題的研究,論述對實現重大研究計劃總體目標的貢獻,不符合《指南》的申請將不予受理。

五、2015年度資助計劃

本部分計劃總經費為2.0億元,預計執行期為8年,立項資助工作主要在前6年進行。

2015年度計劃資助“直接費用”約5000萬元,占總經費25%。擬資助培育項目30項,平均資助強度90萬元/項,項目執行期為3年,申請書中的研究期限應填寫“20161-201812;擬資助重點支持項目8項,平均資助強度300萬元/項,項目執行期為4年,申請書中的研究期限應填寫“20161-201912